南京大学举办大美汉字通识课首届实践成果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09:45:00    

“大美汉字 中华根脉——南京大学大美汉字通识课首届实践成果展”将于2025年9月5日上午9点30分正式启幕。9月1日至9月4日预展,开放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观摩甲骨文等出土文物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作为以汉字为题材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审美追求、情感呈现和精神表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人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基石,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

大美汉字 中华根脉

孙晓云/书

为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和审美意识,注重书法技巧、人文素质、中国精神的有机统一,教育引导更多南大学子了解汉字、感受汉字、传承汉字,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大美汉字”普及推广中心主任孙晓云领衔开发了南京大学“大美汉字”通识课程。课程由南京大学本科生院与文学院承办,以本校师资为主,由全国各相关领域的一批知名学者联合授课,采用课程讲座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在仙林、鼓楼、苏州三校区同步开展,积极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汉字通识课程和美育教学教育的运行模式。

大哉一诚 六书心法长注我

美矣五体 百纪斯文有来兹

陈云松 撰 孙晓云 书

课程自2024年秋季起开设,选修人数已达600余人。展览共收录修课学生、课程教师以及课程指导专家的书法作品121幅。其中修课学生代表51人,每人展出2幅作品,临摹创作各一。临摹作品涉及行楷隶篆草等各类书体,涵盖书体演变的各个阶段;创作内容则以“大美汉字”课程心得体会为主,形式包括诗文对联等。展览还收录中国书法研究院委员、书法名家以及实践课程教师等特邀嘉宾的作品19幅。本次展览,是“大美汉字”通识课程教学成果的全面展示,是落实南京大学“奋进行动”要求的工作汇报,也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周年庆的一份献礼。

逶迤腾升

赖永海/书

“大美汉字”通识课程从文字、文学、文化、文明四个维度深入阐释“大美汉字”的丰富内涵,即文字之形态美与悠久美、文学之辞章美与韵律美、文化之包容美与博大美、文明之创新美与交融美。课程以书法为媒介和载体,将书法与大学通识教育相融通,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和审美意识,注重书法技巧、人文素质、中国精神的有机统一,教育引导更多南大学子了解汉字、感受汉字、传承汉字,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

甲骨文 学生习作

张一诺 书

楚简 学生习作

多高昂 书

隶书 学生习作

孙艺珊 书

楷书 学生习作

张景胜 书

楷书 学生习作

梁秦宝悦 书

南京大学开设的“大美汉字”通识课,是综合性大学首创的审美教育课,不仅面向全校各专业的本科生,同时也向对汉文字感兴趣的留学生开放,推动中国汉字的国际传播。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对汉文字的审美素质,促进汉文字以可知可感可亲可敬的方式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汉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南大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

“大美汉字”通识课扎根于南京大学丰厚的美育传统,成长于“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育人土壤,开花于“大先生”们的悉心浇灌,是一张亮丽的美育名片,将引领莘莘学子遨游中华文明的浩瀚海洋、续写华夏文化的辉煌篇章,让传承千年的书法艺术与汉字之美焕发新的光彩,推动以书法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南大校园、江苏大地蔚然成风,为时代铭刻永恒的文化印记。

程少轩

相关文章:

南京大学举办大美汉字通识课首届实践成果展09-02

白鸽在线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09-01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08-30

平均年龄23岁!中国女篮“青春战队”西安双战尤文图特女篮08-29

美网综合:王欣瑜止步单打次轮 徐一璠/杨钊煊晋级女双次轮08-29

普雷姆·萨加尔·鲍德尔:“若无中国,尼泊尔能否保持独立?”08-29

从草坪跳操到煎牛排,刘畊宏领衔社区健康生活新潮流08-28

瑞典站夺冠 孙颖莎再次刷新世界排名积分纪录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