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才算老人”的问题,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中国法律定义:
根据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国际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的人群,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
社会文化定义: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于老人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人们往往在较年轻的年龄就被视为老人。而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活质量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们的老年阶段相对延后。
生理年龄:
从生理角度来看,老年通常是指人的生命周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身体机能开始逐渐衰退的阶段。生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
年代年龄:
即出生年龄,我国历来称60岁为“花甲”,现阶段以60岁以上为划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法律层面:在中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被视为老年人。
国际标准: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认为65周岁及以上的人为老年人。
社会文化:不同文化和背景下对老人的定义有所差异,但普遍认同60岁作为一个重要的年龄分界点。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 60周岁以上的人可以被认为是老年人。然而,具体定义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关文章:
印媒:印度拟放宽对华商务签证限制08-22
科普|“千金难买老来肉”更准确08-19
湖北一地二孩最高补贴28万、三孩35万,去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08-12
如何告别一台死去的iPhone07-23
人脸识别技术的适用边界在哪?新规实施后带来哪些变化?07-06
感动!江西高考生带妈妈遗照赴考,背后的故事惹人落泪06-12
当一个“中产诗人”想要“学坏”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