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子性情迥异,龙母以包容之心引导他们化解冲突,终令五龙子各展所长共治水患。咱们共处一地,也应相互包容,这样才能和气共赢。”
近日,在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综治中心“龙母文化调解室”,调解员以“五龙治水”传说故事开篇,对两家商店的纠纷进行调解。

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龙母祖庙。
悦城龙母祖庙周边有近500家商店,店铺之间常因地界、停车位、招揽生意等问题产生摩擦。
今年春节前夕,悦城镇庙东街两家商店店主因地界纠纷多次发生争执,镇综治中心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组织龙母文化调解队到现场调解。
调解员以“五龙治水”故事切入,将“和气共赢”的理念娓娓道来,又通过解读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条文,推动双方达成和解。
龙母文化调解队的组建,是悦城镇文旅发展与基层治理需求碰撞出的火花。
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清代屡有修葺,被誉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到龙母祖庙游览的游客人数近百万人次,过境车辆近千万车次,单日入园人数最高峰达4万人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压力剧增,龙母文化调解队顺势而生。
“从小听着龙母故事长大,用这些故事去调解,乡亲们都听得进去。”调解队队员老梁告诉记者,作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中的“N”力量,龙母文化调解队巧妙运用龙母故事,消融矛盾双方对立情绪,用村规民约明晰是非曲直,借法律条文划定责任边界,依公序良俗协商解决方案。
为高效化解矛盾,调解队还创新推出“六多调解法”:多走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多看一眼,发现潜在隐患;多聊一句,拉近群众距离;多访一家,明晰矛盾根源;多想一些,预防矛盾发生;多做一些,就地化解纠纷。

悦城龙母文化调解队到某项目施工现场调解征租地纠纷。
据介绍,2024年,调解队深度参与全镇1400多件矛盾纠纷调解,参与率和成功率均超过98%。
近年来,悦城镇实现了暴恐事件、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事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零发生,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激化、纠纷少成讼”。
每逢国家级非遗项目“龙母诞”等重大纪念活动,龙母祖庙前的文化广场便成了法治宣传的前沿阵地。调解队队员借“五龙听训”讲述法治精神,借“龙母惩治水匪”宣传平安建设,还联合司法所和驻镇律师,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法律咨询。

悦城龙母文化调解队开展日常巡查走访工作。
从古老的“龙母治水”传说,到如今的群防群治实践,悦城镇融古贯今,深挖龙母文化基因,探寻基层治理密码,将龙母故事中的“自治善治”传统与现代“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度融合,探索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赋予龙母文化全新生命力。
2024年,以龙母文化调解队为重要实践经验的悦城镇综治中心,被评为广东省“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
当龙母祖庙的晨钟再次响起,回荡在古镇街巷的不只是千年传说,更有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的时代跫音。这支扎根龙母文化沃土的调解队伍,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岭南答案”。
来源:法治日报、肇庆政法
相关文章:
共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启幕05-09
福州“做夏”习俗登上央视05-06
“人从众”开启“滚烫”时刻!这个“五一”解锁潮玩烟台独特魅力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