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这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9月7日,太原市中医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王延军提醒,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大,天气干燥,此时养生要注重保暖和润燥。
“白露节气来临,衣服穿着就要注意开始保暖避寒了。”王延军表示,早晚要及时添衣,以免着凉,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者。
“白露时节,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俗称‘秋燥’。”王延军强调,预防白露之秋燥,饮食防治最关键。要多补充水分,宜多吃山药百合粥,以养阴润燥;多吃新鲜蔬菜,适量吃水果,如梨、柚子、猕猴桃、萝卜、藕等,以润燥生津;如果脾胃功能弱又爱上火,则可以在凉润的食材里加几片生姜,不仅能够温中护脾胃,还能促进脾的升清和肺的布津功能,发汗润燥,使得气血津液布散周身,濡润肌肤、关节、四肢百骸。
此外,尽量戒除烟、酒、咖啡、浓茶及煎炸食品,以免化燥伤阴。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等。对于已有燥邪致病之人,如果确有阴伤之象,表现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川贝等,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
加强锻炼也是预防疾病发作和缓解病情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每天坚持慢跑、快走、游泳、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即为“动”。同时,脖子不能受凉,要时常搓揉,以发热为度。注意休息,如听轻音乐、散步、冥想等进行放松,即为“静”,从而达到运动调养,养生调摄,动静结合的目的。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能提醒肌体开始收敛阳气,对于冬之收藏阳气有利。”王延军提醒,睡前热水泡脚,行气活血、温经纳气,极有敛阳之效,同时,睡前喝点酸梅汤亦能养阴生津,以助阴潜阳。(记者 刘涛)
来源:太原晚报
相关文章:
气转寒凝生白露 秋燥肺病要顾护09-08
今日小暑07-07
AI中的24节气 | 芒种:愿你“芒”有所获,“种”有所得06-05
5月常喝这4种茶,清火气、解郁闷,气血足了,晚上睡眠也好了!!05-25
吉林油田一季度生产用电用气“双结余”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