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 | 智造未来 青春领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05:06:00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 范柏文 程兆

4月29日,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95后”青年博士朋依群(左一)和他的同事们与启江二号合影。该人形机器人团队围绕智慧大脑、敏捷小脑、强健肢体和关键共性4大方向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4月28日,在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焊装车间内,青年工程师邢浩在查看生产情况。邢浩曾获得国家专利13项,带领创新团队获得专利55项,先后获得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4月28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徐楠(右一)带领研究生对患者进行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测。在临床工作中,徐楠年均接诊患者5000余例。她研究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进步三等奖。近日,徐楠获得2025年安徽省新时代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4月27日,安徽创新馆,讲解员马艳(右一)和同事们探讨科技创新展品的讲解内容。如何把晦涩难懂的科技知识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是这群讲解员每天的必修课。高校院所版、科普研学版、英文版……团队成员们将这些不同版本、复杂难懂的科技讲解词做到了然于心,不断讲好安徽的创新故事。

4月28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茶树香气物质代谢与生物工程创新团队的研究生王婧铭(左一)和团队成员在收集茶树挥发物。该团队专注“茶树次生代谢生理功能”研究。近日,该团队获得2025年“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4月29日,在肥东县元疃镇一农业科技企业内,“新农人”杨阳(右)和他的青年技术团队在数智生产车间内的蓝光下查看食用菌生长情况。杨阳是土生土长元疃镇人,在安徽农业大学蔬菜学博士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

4月28日,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90后”青年技术研发人员杨万阳(右)和赵冀红(左)正在调试量子金刚石探针扫描仪。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江淮大地上的青年群体凭借其过硬的技术本领、敏锐的洞察力和无畏的探索精神在安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个领域攻坚克难、大展身手,同时也擦亮了自己身上最靓丽的青春底色。五四青年节前夕,本报记者走进科研一线,用镜头定格青年奋斗者的鲜活身影,生动展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中的青春力量。


孙 玥

初审 张明星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图片
点分享

相关文章:

五四青年节 | 智造未来 青春领航05-05

5.4青年节:青春就要正能量05-04

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天士力以青年担当绘就可持续发展新篇章05-04

以“空气成像”书写中国青年的科创答卷05-03

新华社评论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05-03

省劳动模范吴志才:在“大地课堂”上书写育人答卷05-02

山大口腔原创科普绘本《麦小芽和小牙》获第七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三等奖05-01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活动举行05-01